“滚动制”深度剖析(九)——“滚动制”重演的反思

滚动之灾,直销孽种毒瘤

滚动制深度剖析(九)

[@more@]
“滚动制”深度剖析(九)



五、滚动制重演的深层次思考

2006年《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前后蜂拥而出的“滚动制”公司,深谙在经过了20032005年三年直销冲动,由倡导“销售为导向”的传统老牌级差制直销公司,走到号召“消费为导向”的新锐双轨和矩阵制直销公司,再到炒作性极强的类似日新书吧的多点小单公司,众多直销人跳了多家公司后,个人信用已经面临危机,很难再推荐到很多人,直销人身心疲惫,市场低迷混乱;所以,只要你愿意以金钱取代你的惰,就来玩“滚动”吧,直接买几十单就直接晋升“翡翠”、“钻石”,既是炒作型多点小单公司的延续,又利用了人们受高额返利刺激、排队坐等赚钱的投机心理,像象绞肉机一样卷进了成千上万的人,甚至包括传统领域中一些打死也不“做”直销但有赌的老板们,严重的有卖房子卖车子,短短几个月倾家荡产的,极端的有彻底破产而跳楼自残、跳河自杀的。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股市里“历史总会重演”的前提条件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使得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环境出现极度相似性。同理,“滚动制”的历史重演表明,2006年的大环境和1998年出现了极度相似性。那么,在直销双法已出台的今天,炒作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滚动制”为什么会再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而且一下子又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如此快地占领一大片市场,其深层次的、内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些才是“滚动制”风云再起更需要关注的社会根源。

1998年,各种非法传销在中国市场上横行,国家为求社会安定,对直(传)销一刀切;2006年,国家为规范管理中国直销市场,而出台直销双法,对达不到直销双法的直(传)销公司一刀切。直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有其自身规律,就是:多层次奖金制度+团队计酬,这也是直销的真正魅力所在。如果说1998年国家尚没有足够经验控制管理直(传)销市场,根本就不给直销发展的空间,更别说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空间;那么,2006年则是国家有一定能力控制管理直(传)销市场,但通过审视直销双法可以发现,国家并没有按直销发展的自身规律去推动直销发展,从而也没有给直销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空间,于是原型为经济诈骗的、以高额返利为最终目的的“滚动制”,以“卖二赠一”的形式借尸还魂,横扫全国,惊动管理部门。所以,“滚动制”死灰复燃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并没有按直销发展的自身规律去发展直销市场——国家现在倡导的直销模式的代表Avon(雅芳)在国外走的是多层次直销,而作为多层次直销的典范,如级差制之Amway(安利)、矩阵制之Melaleuca(美乐家)、双轨制之Usana(优莎纳),如果不对其经典制度做伤筋动骨的改变,都无法言正名顺地进入中国直销市场。各大经典直销公司“放之四海皆准,唯我中国市场不行”的奖金制度的错位,也从事实证明了中国直销市场的游戏规则是与世界通用的直销自身规律相左的。

规律就是规律,合理利用规律就可以造服于人类,主观违背规律则将受到惩罚。经典多层次直销在中国受阻,经济诈骗性质的“滚动制”死灰复燃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国家现阶段出于社会稳定安全、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采取严厉的直销双法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其中违背直销自身规律的部分,会使直销商、直销公司、直销管理部门出于客观利益角度进行“逆选择”,到最后,受到惩罚的还将是国家本身,买单的还将是广大的直销商、直销公司。希望在中国的直销市场能够进行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指导思想的大辩论,使中国的直销市场从运作规律本质的高度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中国直销真正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走向正确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1《直销管理条例》

2、《禁止传销条例》

3、《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

4、《庞氏骗局美丽的谎言》,甄刚,《中国直销》,2005年第11

5、《X银行:庞氏骗局与民间融资的界限》,甄刚,《经贸世界》,2006年第2

6、《消费返利经典:联球金字塔计划》,甄刚,《经贸世界》,2006年第6

7、《直销食物链后的马太效应和黑洞效应》,俞笑刚,《中国直销》,2006年第6

8、《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李深惠,博族网,2006年4月2日

9、《由“皇帝的新装”所想到的》,李深惠,博族网,2006年3月18日

10、《“卖二赠一”不是传销》,梁广业,博族网,2006年7月15日

11、《卖二赠一与消费获利》,衍通,中国直销管理网,2006年5月12日

12、《“老鼠会”全球乱窜,世界传销骗局一览》,《晶报》,2006年5月26日

13、《“消费储值”迷误数十万人 明显有变相传销色彩》,王辉,《经济参考报》,2004年8月2日

14、《“消费储值”骗局崩塌》,尹洪东、赵仁伟,新华网,20049

15、《“森林银行”还是“绿色陷阱”》,《东方今报》,2006年7月6日

16、《“贵州亿霖木业”重庆惹风波》,张杰、 张少科、郝翔伟,《重庆晚报》,20058

17、《奶牛银行翻版“造林公司”》,蔡元元,《北京现代商报》,200511

18、《阿尔克公司含权消费圈钱黑幕》,肖黎明、王晓芸,《法制日报》,2006年3月15日

19、《澳洲联球贸易(宁波)西南地区代理店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联合会公告》,央视国际网站

20、《皖北非法集资泛滥成灾 集资公司上百家 银行存款两月减少近亿》,韩福东,《南方都市报》,2006年5月25日

21、《皖北非法集资困局调查》,周益,《新闻周报》,2006年7月4日

22、《直销第四波》,王睿,知识经济杂志社,2005.10

23《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03


本文相关资料及提醒事宜:
本文唯一授权《分销时代》杂志(有编辑权)于2007年第1杂志形式刊发
同时,本文于作者的四个个人BLOG
http://byg.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TempleCode=1000000055&BlogLogCode=xxxxxx
作者:点石成金
完稿日期:2006年720
E-mail
kings55@126.com
MSN
kings55@hotmail.com
QQ
2134180
Tel:13517269608
版权所有,不得侵犯,转载请注明出处!
同行勿抄,面斥不雅!
Copyright@2005-2007

«上一篇:“滚动金融变种病毒”专题报告(一)——社会背景和文章索引   下一篇:“滚动金融变种病毒”专题报告(二)——滚动变种»

评论(1) 点击次数(7640)
评论(共1条评论)
  • 谈笑 说:

    2007-02-13 10:18:05

    原来亿霖2005年8月就被报道了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